人禽流感是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,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,还可感染猪、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。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、H7N1、H7N2、H7N3、H7N7和H9N2,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,病死率高。
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,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、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。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,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,危害巨大。
禽流感一般指人感染禽流感。
人感染禽流感,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。禽流感病毒,属于甲型流感病毒,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,分为高、中、低/非致病性三级。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,一般感染禽类,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,致使结构发生改变,获得感染人的能力,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。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:H5N1、H7N1、H7N2、H7N3、H7N7、H9N2和H7N9亚型。其中,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关注,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,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。
禽流感基本上每年都有,中国上一次爆发是2004年。2004年初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,中国、日本、越南等国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,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。
人感染禽流感,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。禽流感病毒,属于甲型流感病毒,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,分为高、中、低/非致病性三级。
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,一般感染禽类,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,致使结构发生改变,获得感染人的能力,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。
扩展资料:
预防措施:
抗原转换
是指由于病毒基因组发生重排而引起的病毒抗原发生质的变化,产生的新亚型,往往引起世界范围的传染病流行。
(1)HBsAg:血清中检测到HBsAg ,表示体内感染了HBV,因而是一种特异性标志。HBsAg阳性见于:①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(大多短期阳性);②HBV致的慢性肝病、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、肝炎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等。③无症状携带者。
(2)抗HBs:表示曾感染过HBV,均已得到恢复,并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。
(3)HBcAg与抗HBc:由于 HBcAg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核内,并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。因此,对病人血清不能检测HBcAg,而测抗HBc。血清内抗HBc阳性反映:①新近有过HBV感染;②体内有HBV增殖;③有助于诊断乙型肝炎。
(2)HBcAg和抗HBe:HBcAg的存在常表示病人血液有感染性。 HBcAg阳性揭示病人肝脏可能有慢性损害,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。抗HBe阳性对病人可能有一定的保护力。
检测乙肝抗原与抗体的实际用途:
(1)筛选供血员。
(2)可作为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特异性诊断。
(3)对乙肝病人预后和转归提供参考。
(4)研究乙肝的流行病学,了解各地人群对乙肝的感染情况。
(5)判断人群对乙肝的免疫水平。
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,有的时候只是在某地区发生,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,常见的传播途径有:空气传播、接触传播等,具体如下:
1、猪流行性感冒
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、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。其特征为突发,咳嗽,呼吸困难,发热及迅速转归。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(A型流感病毒)引发,通常爆发于猪之间,传染性很高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。秋冬季属高发期,但可全年传播。
猪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:打喷嚏、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。
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: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,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。即可由人传染给猪,猪传染给人,也可在人群间传播。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。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,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身体疼痛、头痛、发冷和疲劳等,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,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,甚至死亡。
2、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
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(SARS)为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(SARS-CoV)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。
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传播途径: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。
3、人感染禽流感
转载注明:http://www.nxycfs.com